Google

Thursday, January 24, 2008

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2007年会上的讲话 (ZT)

发信人: MScorfield (史考飞, a Straight Guy),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2007年会上的讲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3 14:34:09 2008)

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2007年会上的讲话
(2007年12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早上好!这是神经所第八届年会。在此我们欢迎科大的老师和同学来参加今年的年会,这是神经所今年与科大的第二场交流,今年五月长假期间有些组长已经到科大去举行过一次报告会了,以后我们要继续这样的交流,对双方都很有好处。今天在场的还有我们新聘的研究组组长们, 包括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来的王伟、苏塞克斯大学的吴思、还有神经所晋升为组长的章晓辉和黄福德。另外还有两位来应聘组长的:德州大学的孙坚元、冷泉港实验室的胡海岚。他们借年会的机会来感受神经所的情况,我们也要借这个机会来给他们留下全面的印象。

一、科研经费与产出
我先把今年所里的进展大致向大家报告一下,然后谈一个主题 - 就是科学研究的诚信问题。先讲科研经费,实验室要做好工作需要适当的经费,去年的年会报告我说神经所的经费不足,科学院给我们招聘新课题组的经费不够,这个情况今年已有很大的改善。事实上科学院今年发给所有研究所的经费都是大幅上升。这种科研经费一年比一年多的趋势是很明显的。现在的问题已不是经费的问题。现在中国科学家面临的问题是要能在得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后能做出相当成绩来,向中国人民交代;是要能向国际同行证实,我们有足够经费之后确实也能够做出大量国际一流的、领先的工作。神经所过去几年的科研产出是怎么样的呢?作为一个基础科学研究所,科研产出的评价就是看出了些什么论文,这是最简单、公认的标准。我们看看神经所成立八年以来每年科研产出数量的图表,神经所在今年发表的所有论文,到了31篇的最高峰。其中比较重要、高质量的论文 (Journal ofNeuroscience 以上) 今年也到了最高峰14篇。大家可以看到每年的论文数有些波动。一位神经所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对我说,今年神经所的高质量论文产出在他看来是不太可能持续下去(not sustainable)。我的回答是:也许有波动,但是上升趋势是肯定的,事实将证明你是错误的。
当然算数量只是一面,我们的目标不是论文数,而是下面的两个具体目标:第一,我们要有一些实验室能成为世界领先的实验室,有一些组长能成为世界公认的各个研究领域的领袖人物;第二,我们要在神经科学领域有重大的突破。如果我们不能够达到这两个目标,我认为神经所还不能算是真正成功。要达到这两个目标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除了要出好论文,还要出一连串有系统性的好论文,都是针对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的论文,你在这个问题上比别人做得好、做得深入,能够真正把问题解决,才有机会得到重大的突破。有人说重大科学突破是要碰运气的,但运气不是凭空而来的,只有把科学问题做得深入才有机会遇到这样的突破。神经所的几个实验室已经开始集中聚焦、深化科研。如郭爱克老师在果蝇行为的神经网络基础的研究;张旭老师在感觉系统神经肽分泌和受体运输机制的研究;王以政老师TRPC通道功能的研究;段树民老师在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徐天乐老师在酸敏感通道功能的研究;罗振革老师在神经元极性形成的研究。 现在看来如果他们集中精力在一个重要方向,坚持做出一连串的有相关性的成果,都有可能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因此我上面说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虽然很难预测神经所什么时候能取得重大科学突破,但是我有信心神经所迟早会取得有重大意义的突破,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集中科研方向、加强合作交流
我再谈谈集中科研方向的问题。神经所最近对2005年后成立的实验室进行了工作进展评审,基本上我的印象是大部分实验室的研究精力分得太散、问题做得太多、不够集中。也许有些组长认为他现在还不知道要聚焦在哪一个问题上,所以就分散,等找到重要的问题后再集中,但是这个分散情况能越早改过来越好,因为很多时间、精力、经费可能都会被浪费掉。当然每位科学家都有他自己的风格,有的科学家喜欢一辈子就做一个问题,越做越深, 把一个问题弄得清清楚楚;而有的科学家则喜欢同时做很多问题。后一种风格要求你有足够的能力、精力和经费,通常不适合刚起步的科学家。事实上,没有任何限制地允许你同时做许多科学问题的时代可能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趋势是分工很细,每位科学家必须找到他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早些聚焦科研方向有利于占领你自己的生存空间。
当然很多实验室都面临一个实际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都希望有自己的课题,有一篇自己的论文,第一作者的论文。结果就是很多实验室里形成了许多小的、分散的课题。我希望每个实验室都认真考虑怎样联合同学们在一起合作做课题。为什么要强调合作呢?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有许多好处:第一, 你可以钻研比较难的问题,一个需要较多人力、多种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第二,通过合作可以跟其他同学有更多的交流、互相影响。每位同学、每位科学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怎样从别人那里学到长处、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处,这是一个科学家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面。单独工作、闭门造车不是做科学的好方法。其实我认为一个科学家在他早期的学习阶段,学会跟别人交流比出文章更重要。第三个合作的好处是看得见的实际的好处,就是可以出好论文。也许第一次合作你不是第一作者,但如果贡献足够多,你有可能是共同第一作者。神经所从开始时就强调两、三个同学一起出一篇好论文,都可以做有相同贡献的共同第一作者,都可以毕业。简单地说,假如我要考虑博士后的申请者,一个同学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的第二作者,还有另外一个同学是一篇不怎么样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我宁可要前一位做博士后。虽然他不是最大贡献的作者,但是他通过跟其他同学的合作,受到怎样做高质量工作的洗礼,他的标准和对高质量的科学工作的理解也是不一样。这样的同学是更有吸引力的。第一次合作你不是第一作者,第二次合作你可能就是第一作者,你可以出好论文,也学会了跟别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上面讲到的合作的益处同样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合作并不应只是简单地提供技术、样品、或试剂,实验室之间合作应包含更广义的科学交流 – 交流想法和见解。在神经所已开始出现几个实验室合作做课题的现象,我希望那些有合作的实验室可以在一起举行定期的联合组会,以期达到更有效的交流。最后,科研合作通常都会出现怎样分享成果(credit)的问题。 这个问题常常成为长期合作的障碍。我们知道很多合作不成功的例子就是因为分享credit时意见不合而散伙。从我的个人科研生涯来说,我与许多实验室有过合作,也得到了很多益处。我学到了二个道理:第一、在合作时很难量化每个人在合作中的贡献,使每一个人对所得到的credit都满意。第二、从长远来说, 从科研合作中得到最大受益的常常都是那些在分享credit时不斤斤计较的人。

三、研究生教育
下面谈谈研究生教育的问题。神经所的成功毫无疑问有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我们的研究生,研究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决定神经所的质量和声誉,所以我们特别强调研究生的教育。神经所的组长们花很多时间在听同学们的报告 - 年度工作进展报告、转博报告等。我很高兴看到我们同学报告的质量是逐年上升。但还有很多缺点,包括表达、逻辑思考、图表制作、英文写作各方面的缺点。我们要求工作进展报告用英文写作,但常常有错字及文法错误,其实只要按几个键就可以把错字挑出来,细心琢磨一下就可以修正文法,这些事情都没有做到,都是需要改进的。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接受别人意见的能力和习惯。在听报告时我们的老师常常是非常严厉的、非常尖锐的、不客气的,当面指出实验上、图表上的问题。前天晚上的谈心会,有个同学抱怨说, 我做了一年的工作,老师说“没有意义”一句话,全部给打翻了,许多同学感到极度沮丧。老师严厉的批评是求好心切、望子成龙的心情造成的,假如批评过分严厉,同学回去也千万不要沮丧,工作也做不了。这个问题我们老师们也要考虑一下,我们的批评有没有正反馈?是否要改进我们的批评方式?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把老师在报告会上的批评当作对你个人的评价,这是对你的工作的批评。每个人的科研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有非常强的科研能力。只有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好好的改进自己,能力才会越来越强。有些同学对别人的批评的反应都是防卫性的 -- 有人说你错了就立即想用各种方式辩说你是对的,这种反射性的反应、没有通过思考的反应是一个科学家最忌讳的事情。不经过思考是否别人的批评可能是对的,只想怎样反驳他,用抬杠的心理来回应。我们有很多同学还要继续学习怎么样接受批评。当然我们也要学习怎样批评别人,这也是同样重要的。
在这里我再次重申培养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一个能够跟别人很好交流的学生,将来很可能就能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交流不是单向的,要能问问题,能问好问题,还要能恰当地回答人家的问题,人家问你时要回答,人家有反驳时你要再回答。这个交流要通过思考,面对的时候要能够通过逻辑思维来应对这种交流,这种能力是一个好科学家必须具备的,也是需要长期锻炼才能具备的。所以我不断地要求大家要问问题,这是第一步。你在研讨会上、在听报告的时候,不是就是坐在那里听,你要想有什么问题等一下我可以提问。我已经要求每位同学每年至少问一个问题,今年问过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我看到还不到一半。我们研究生年度工作进展报告的时候,我要问你今年问了什么问题,得到了什么回答。这几天的年会也是问问题的好机会。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几个月前我请组长们在各组组会的时候,告诉每一位实验室成员怎样仔细写实验记录本。每个实验室的要求不一样,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实验过程的结果,所以我请组长们在组会的时候要讲清楚,大家照着各个实验室的规定去做。从今年开始,我们的论文工作进展报告和转博考试都要检查实验记录本。现在我还要请各位举一下手……组长已经告诉你怎么写实验记录本的请举手….. 有些组已经做到了,有些组还没有做到。所以没有讲的组下个星期组会都要讲一下,包括实验样品、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等该如何记录,讲得越详细越好。
现在,我以沉重的心情告诉各位今年神经所发生的一件大事。今年5月14日国外一个著名学术刊物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CI) 的主编给生科院和神经所发了一份信,指出神经所一个实验室向该杂志投送的一篇论文中有一个图是“blatant manipulation”,方式是把文章里面的图8B左右翻转以后用作为图6D。他们请专家进行检验,专家确认“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identical bands were represented in bothfigures”。收到该研究组长转发给所里的信后,我们立即要求生科院组织了一个包括生科院领导和所长在内的调查委员会。由调查委员会聘请了一个工作小组进行调查,工作小组包括了我们神经所和外所的五位组长。每位调查小组成员被要求分别调查原始实验资料、判断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聚在一起讨论。最后经过五次集体讨论、并与当事人交谈后得出了结论。以下是调查小组的主要结论:
结论一: 论文手稿原始的实验记录不够规范;
结论二: 图8B的Western blot实验结果的原始胶片显示多条带,且实验结果的pattern不总是完全一样;
结论三: 图8B的原始胶片最右侧的一个泳道有一条明显的条带,但是其左侧紧邻的四个泳道在以“镜像”被当作图6D时这条带没有了;
结论四: 图6D 所含内参照actin 的pattern是由8B的actin移位一条泳道所造成;
结论五:图6D和图8B的实验原始胶片上分子量标准、实验日期以及样品名称标注不清,
因此无法判定胶片确实来自某一实验或某一组样品。
调查小组的最终结论是图6D系取自图8B实验的原始胶片,该图是作者将图8B实验的图像左右翻转与截取后的结果。这部分结果的展示严重失实,JCI编辑对手稿中图6D/8B的指控成立。调查委员会收到工作小组的报告后,认定工作小组的调查是可靠的。神经所的全体组长开会决定建议生科院取消这位同学的学位。该研究组长虽然不知道这位同学伪造该图的具体情况,但是他在手稿送出之前,没有仔细查看原始资料,所以这位组长有失察责任,所里对他也进行了相应(减少工资和运行费)的处分。取消这位同学的学位的决议我们已在四个月前上报到生科院,现在我们仍在等待生科院的决定。因为这件事情使我想到科学诚信的重要性。虽然这种事情在世界各国的许多著名大学都发生过,但如何处理好这类事件已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要做严谨的科学,要保持神经所的声誉,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够再出现了。所以我今天想详细讲一讲什么是科学不端行为。

四、科研不端行为(research misconducts)的定义
因为科研不端行为不断地出现,美国在九十年代经过各种国家机构历时好几年的研讨后,定下了一个大家公认的科学不端行为的定义,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描述如下:科研不端行为定义为在提议、执行和评审科研时或在报道科研结果时有伪造(fabrication)、不忠实(falsification)或剽窃(plagiarism)行为。 (所谓”F F & P” 三种科研不端行为) 。 科研的定义包括所有科学、工程和数学领域内基础、应用和示范性研究。伪造(fabrication)就是无中生有地伪造实验结果,并记录或报导这些结果。不忠实行为(falsification)就是操纵科研材料、仪器或实验程序,或改变、省略数据或结果,使得科研结果不能准确地表现在科研记录里。科研记录定义为包括在描述与科研探索的事实真相有关的数据或结果。例如实验室记录本(包括实物或电子形式)、科研计划建议书、科研进展报告、摘要、论文、口头报告、内部书面报告、以及科研杂志文章。剽窃行为(plagiarism)就是以未适当说明来源的方式,掠取别人的想法、程序、结果、或文字。包括在评审有保密性的科研建议书或论文文稿时获取的。但是要注意一点,科研不端行为不包括无意识的过错(honest error),或者个人意见上的不同(differences of opinion)。当一个事件发生以后,要判决这一事件属于科研不端行为必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 该行为与科学界公认的、为保持科研记录真实性的准则有足够的差异;(2) 该不端行为是有意识的,或是不顾后果地不在乎公认科学行为准则
;(3) 该行为是可被占优势的证据所证实的。上面所讲的最近所里所发生的这一事件,工作小组和神经所断定这是属于科学不端行为是基于上面所说的三个标准。因为“制作” 图6D需要三步骤:左右翻转图8B、切掉一条泳道、移位参照蛋白actin。这不可能属于无意识的过错行为。从实验室原始实验记录本上得到的证据也明显地说明“制作”出来的图缺乏原始数据。

五、灰色地带的科研不端行为
直接无中生有地伪造科研结果在科学界并不多见,尽管这种事件被曝光得最厉害。这种伪造欺诈行为在其他任何行业都有,是明显的犯罪行为,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很少人敢冒险的。所以这种科研造假行为我今天就不多谈了。我想谈的是具有隐蔽性的科研不端行为,或称灰色地带(gray zone)的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与无意识行为或不良训练造成的过失是有区别的。所以我希望今天能把这种灰色地带的问题说清楚。灰色地带的剽窃(gray zone plagerism)。最明显的剽窃就是把人家的文字、文章复制,当作是你自己的东西来发表,不注明引用出处。然而,另外还有一种极为广泛的、灰色地带的剽窃行为, 就是偷窃别人的想法、方法、结果或重复别人未发表的实验或结果,当作自己的成果发表。这种剽窃常常是很难断定的,是灰色地带的问题,为什么?就是有人争论说这是科学竞争。虽然我听到你说过这个想法,但是我也有可能独立思考得到同样的想法,你不能证明这个想法不是我自己脑中想出来的。此外,有些人认为当别人的工作还没有被发表,我就有权利去“重复”别人的工作。只要我收集到我自己的数据,我就可以发表我自己的文章。我只要做得比你快,做得比你好,文章发得比你快,你就只能接受竞争“失败”的现实。有些人认为尽管事实是也许你有这个想法或开始这个实验比我早,我获得这个想法是因为我在会上听到你有关尚未发表结果的报告,我是有权利去做这个实验。的确不错,没有人可以阻止别人去做相同的实验。但是,科学界有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一种合乎科研道德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真正对同一科学问题感兴趣,并且你认为你的工作会做得更好,你应该首先与那个已开始着手实验的人交谈,并告诉他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询问他是否介意你也做同样的科学问题。也可以问他你是否可以和他合作共同探索这一科学问题(比如说你可以提供另一种实验手段)。他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假如是不同意,你最好停止你的实验,因为他已经在做这个实验。如果你认为你能完成更多的他无法做的实验,你可以问他是否打算做那些另外的实验,他是否介意你去尝试一下。即使你得不到同意,你依然可以去做这个实验,如果你不介意和他(或他的朋友和同事)的关系受到伤害,因为你恶名将会被口口相传。假如你已经告知他你将做同一个实验,这可以说是公平的竞争。应不属剽窃,因为很难有足够的证据说你自己原没有这个实验的想法。反过来说,当知道了别人的想法或发现后,你秘密地完成这些实验,尽快地发现实验结果。我个人的意见是,即使你告知他你完成了你的工作并准备投稿或提议和他的文章共同投送,我仍然认为这是不合科研诚信的行为。这是因为你侵占了别人的credit,并破坏了科学交流的精神。我们常听说有些人听了别人的报告后,立即用相同的手段做同一个科学问题、而且不告知当事人,他们认为这不是什么诚信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科学界是公正的,对那些常做灰色地带有剽窃行为的人,大家都有共识,最终会鄙视他。他的科学生涯会因此受到影响和限制。现代科学界,许多人(包括一些刚进入该领域的年轻人)可能认为现在的科学就像做生意一样,你必须使用商业竞争手段。在你出产品前(发文章之前)要隐藏你的商业机密(想法)。然后你要不择手段地去“销售”你的产品(发现),包括夸张、不忠实、甚至欺骗,为了是要能发表文章,最好是发表在高档杂志上,这样你可以得到名利。要在商业界想成功,你必须是非常有侵占性aggressive),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得到最大的credit。有人认为很多科学家(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就是这样做的,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呢?这些对科学研究的扭曲的观点正威胁着传统的科学精神。如果这些扭曲的观点得以盛行,从事科学研究将不再是你我值得骄傲的职业。我认为最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就是现在日益蔓延的灰色地带的不端行为,这些行为正严重地威胁着科学的核心精神,也就是对追寻自然界真理有共同兴趣的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交流的精神。因为许多灰色地带的不端行为的存在,科学交流变得日益困难,因为你必须小心你的想法可能被“偷窃”。当你有一个想法时,你就想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原来不是科学界的,科学知识应是全人类共享的,只有商品才有产权。现在因为有很多剽窃行为,像商人做生意一样的欺骗行为太多了,在科学界也变得商业化,要谈知识产权。 然而,知识产权这个概念与自由科学交流的精神是直接相违背的。绝大多数科学想法不是从真空里产生的,是在交流中产生的,你的想法刚产生时常是半生不熟的,经过交流你的想法会变得成熟,各种可行的实验也变得更清晰。你可能有一个原始的想法,经过讨论,别人帮你修正了一下,使想法变得更好。我认为在科学上真正是original的想法是很少的,因而要求一个想法的“知识产权”在理想的科学世界里是不恰当的。然而,当今社会仍以贡献的大小来分配报酬,由于不同的科学家对这个想法和它的实验论证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必须给予那些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恰当的credit。因此在发表你的想法或实验结果时你应有恰当的引用或答谢。现在许多人有这样的倾向:就是不恰当地强调自己的贡献而淡化别人的贡献。严格来说也应属于灰色地带的不端行为。灰色地带不忠实行为(gray zone falsification)。我再讲讲不忠实行为。首先要和科研操作无心的过失区分开。不知道怎么样去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表述数据,犯了错误,这个性质是不同的,这叫做过失, 你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忠实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明知故犯,
性质就完全改变了, 是不忠实的行为了。首先,我讲讲什么叫做操纵(manipulate)数据,就是已经得到的数据,你选取你想要的结果,而且只要符合你的假说的结果,这个是最常见的灰色地带的不忠实行为。做任何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常常不是你想要的,是否你可以想一个理由说这数据是不合适的,就忽略不计? 实验数据是否可以选择?选择有怎么样标准?没有哪个实验一做就可以得到很漂亮的结果。只有在你的实验技术不断提高、实验数据逐渐变得可靠后才会有漂亮的结果出现。在怎样的情况下你怎样处理你的实验结果?所有这些都是灰色地带的问题。做科学严谨和不严谨之间的差别,就要看你对这些灰色地带问题自己把握的标准。假如你忽略不计一些数据,认为这样的省略恰当的,请注意你是不是在自己欺骗自己?我认为除非你能真正说服你自己,也能说服别人这些数据可以忽略不计,否则你在描述你的结果时应该包括所有的数据。如果你得出的结论是非常重要的,你最好先确认一下你是否被你自己被有选择性地挑选数据所误导。在科学史上,人们常常引用孟德尔(Mendel)的例子,他可能排斥了一些计算豌豆的数据以得到支持他遗传学定律的数字。还有测定电子的电荷量的密利根(Milikan)的例子,在他做油滴实验时,在推论电子电荷量时没有理由地排斥了一些不合他设想的数据。事实是孟得尔和密利根的结论最终都是对的。你认为你有他们的洞察力或运气去选择数据来满足你的假说吗?历史上还有多少人因为冒险选择数据而被误导呢?近来在生物界另外一个日益普遍的问题就是图像处理上的不忠实行为。在用电脑数字处理图像时、使用软件(如photoshop)改变你的图像,以达到你所希望看到的实验结果。最近神经所发生的事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三个月前我寄给神经所所有的老师和同学的一篇文章,是JCB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编辑写的有关实验图像怎样正确处理的文章,这里我还要请大家举手,从头到尾读过这篇文章的请举手……。还有很多人没有读。 我今天
就在这里把这篇文章的主要要点跟大家总结一下,很快的讲过去。JCB 定下了这些图像处理的规矩,比其他许多杂志更彻底。现在很多杂志 (包括Neuron等)都遵照JCB 定下的规矩。下面我具体概述一下 (下从略,见Rossner, M. & Yamada, K.M. What’s in apicture? The temptation of image manipulation. J. Cell Biol. 166, 11-15, 2004)。

六、 为什么要做科研不端行为
为什么有人要做科研不端行为?原因很简单,为了要得到学位、要得到经费、要晋升、要得名得利。对他们来说,不端行为似乎是一条“捷径”。当然,在任何行业都有不端行为, 但是科学是最不合适做不端行为的。因为做科学的目标就是要找真相,科学这行业也就最不能容忍不端行为。但是你说我现在为了短期的目标,就冒一点险吧,在灰色地带稍微做一点不端行为。只要我达到短期目标,将来我不做了,我成名以后就不做了。问题是如果你希望呆在科学界,任何不端行为都可能成为你学术生涯的污点,从而阻碍你的发展。如果你的发现是重要的,那么它必须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任何与这个工作有关的错误可能都会被发现。重要的工作别人一定会去重复,不真实的话你就成不了名。即使你成名了以后再被发现,那就是类似黄禹锡得到的结果。最后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当今社会诚信的重要性。丧失诚信已成为当今社会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这些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成为社会诚信的柱梁,因为追寻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的真理是我们的工作。那些不能认同诚信的标准、不认同做科学的目标就是探索真理的人,最好离开科学界,因为这真的不是合适的职业。你很难从你的职业中得到乐趣,事实上你的生活将是痛苦的。因为一个科学家得到的报偿并不只是发表文章或是与你研究成果有关的物质上的好处。在很大程度上,做科研真正的乐趣是在找自然世界真相的过程中得到的乐趣。背离诚信将最终剥夺你可能从做科学上得到的乐趣。也许这种真正的乐趣不是刚开始做科学时都能体会得到。事实上,在艰苦的科学生涯里能持续下去,需要你能享受追寻真相的每个过程,就是在你做科研的时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星期、每一个月得到的进展, 得到对自然的认识,哪怕是非常小的认识,都是乐趣的源泉。假如你完全不能领会这种乐趣,只有最后的成果(论文或毕业证书)才能使你快乐觉得有回报,这回报需要化的时间太长了,太辛苦了。希望各位想想这个问题,可以慢慢体会吧!最后,今天谈的是我在所有年会讲话中最严肃的话题。我认为现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科研诚信问题的时候了。为了我们的科学生涯,为了神经所的未来,为了国际科学界关注的中国科学的未来,我们必须坚守最高标准的科学诚信和道德。我想到生科院的座右铭:砺志求真,笃学明德!砺是磨砺的意思,磨砺志气、磨砺心志;笃学,踏踏实实做学问,锲而不舍的做学问;明德,阐明自己的道德,净化、修炼自己的品德。希望大家以这座右铭共勉!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Fresh 生物PhD 找工经历 (ZT)

发信人: imlinda (imlinda), 信区: Biology
标 题: Fresh 生物PhD 找工经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3 00:53:56 2008)

把自己找工经历写出来,只想给准备找industry工作的在读PhD们一个借鉴。我毕业之前的夏天在XX公司争取到了一个intern的机会,组里对我的表现比较满意, 在即将毕业时,公司的另一个team给我发了offer。感觉上,相比一个不熟悉的candidate, 如果公司对你比较了解和满意,他们还是愿意招一个fresh PhD的。所以说,对于想直接进公司的fresh PhD,不妨考虑一下在毕业之前做一次intern, 不仅让公司了解你,也可以建立networking, 对于将来找其他公司的工作都是有帮助的。

J1->O1: USCIS四天批准O-1签证实录 (ZT)

发信人: ilili (ilili), 信区: Postdoc
标 题: J1->O1: USCIS四天批准O-1签证实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3 23:16:07 2008)

通过我的实例,我们做博士后的可以申请O-1签证然后去公司工作。不管你有没有J1 waiver,都可以这么申请O-1签证。

先说说我的情况,我2005年从新加坡来美,用了两年J1签证,然后J1豁免,用了半年H1B签证。2007年11月份找到工作,接受offer。问题是因为我的学位不是美国的,所以没有什么CPT/OPT的使用,当然H1B签证也是被biased的,advanced category的h1b没有我们份。还有,我以前拿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想来美国,但是倒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多次就决心去了新加坡。

我找到工作是一个大公司。Recruiter了解我的签证情况,我给他们说我的concerns, general的H1b有可能拿不到,没有CPT/OPT等。她让legal部门评估了我的简历,签证等资料,决定给我办理O-1签证。

11月6号,公司请san francisco的一个律师事务所给我办理o-1 petition filing.他们给我一个questionnair,上面列出来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至少5个references的信息;个人的论文及其引用情况,个人奖项,个人的各种outstanding的capabilities; 个人和家庭成员的信息。

11月16号,联系好8个referneces,律师选出其中的6个。开始起草推荐信并且律师帮忙polish.期间要手机所有references的resume.根据resume, you can describe the quality of a reference. I have also collect letter examples from friends and the attorney. The reference letters for Green Card work for O-1 petition as well, with the same style.

12月12号,推荐信准备完毕,请各个reference签名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寄回来。这儿有两点提醒大家(1)如果你的推荐人不在美国,最好让他们通过可靠的途径寄过来,最好不要平信。我血的教训是有一个推荐信12月7号从新加坡寄出来,1月22号才收到(我的签证已经拿到了.(:=)2)有的推荐人比较忙,你最好先起草他的推荐信,律师polish结束之后就可以发给他,让他签字。

1月8号,5封签字的推荐信拿到。

1月11号,最后一份推荐信拿到,就是刚才我说得第一个教训的推荐信,我让推荐人重新通过特快专递送过来的。因为律师说scan version is also acceptable,所以我们当天通过overnight courier 送到USCIS file我的case

1月14号,我的petition到达USCIS,说15个calendar days可以知道结果。

1月18号,律师通知他们收到我的o-1的approval notice..

以上是我申请o-1签证的流水帐,希望对后来人有用。顺便提前在这儿说一下,通过我对o-1签证要求的阅读,j1签证如果没有waive,也可以申请o-1。拿到o-1签证可以无限期延迟j1的two-year residence requirement。但是要申请绿卡,还是要waive的。

Tuesday, January 22, 2008

讲讲我转生统的经历吧 (ZT)

发信人: Yaoayao (偶承认偶是只色米), 信区: Statistics
标 题: 讲讲我转生统的经历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22 17:19:42 2008)

上个星期,也许会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星期之一。

从毅然决定转系,心中就忐忑着,告诉自己2008将可能是最难熬的一年。之前一直作着最坏的打算,如果不被生统系录取怎么办,如果录取了没有奖学金怎么办,如果既没有奖学金又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不过似乎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了我。周四,收到教授的email,说他有个potential RA position,我当即就答应了。周五,收到了生统系的admission. 预想中的长期抗战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呵呵。

在生物这个行业挣扎了七年,背过很多书看了很多文献,又忘记了很多,做了很多试验,有成功有失败。回头望望,发现自己的简历上已经多了长长的一串publication。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而且似乎是从我一进入大学开始,一进入生物系开始就已经失去了的。终于有一天,Dr. Mark一语惊醒了我:"A lot of people do things they don't like just for living, but I am lucky getting paid to do what I want to do." 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他可以是个工作狂,快六十岁了还每天六点多就去学校,周六周日还主动加班。对生物科学的深深热爱让他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可我呢,我的passion在哪里,我擅长的是什么?反正肯定不是生物,因为我是个一看生物文献一听
seminar就想睡觉的人。

于是,决定拿master毕业,Mark一口答应了我的要求,大概是他也看出来我对生物的厌倦了吧。接下来就是转哪个系的问题了,本来首选的是药学院,但浏览了药学院网页了之后就发现一不小心就会重回到作生物的老路上。这时候已经是07年的秋季了,一边在准备答辩和找工作,一边还考虑转系的事情,偶然地,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连到了School of Public Health 的网页,并惊讶于自己原先居然不知道SPH有Biostatistics这个系。看了教授们做的研究,题目很生物,手段很数学,呵呵,似乎和我的背景和兴趣都很match,而且生统的就业前景也不错,药厂啦,保险公司啦,博士毕业后申请faculty 也容易得多,至少不用做万年postdoc。

然后要做的就是打听具体情况和申请了。给药学院,生统系和统计系的小米都试探着发了信,还给药学院一个做Mass Spect的教授发了信,结果药学院和生统系的小米很快都热情地回了信,药学院的教授态度就比较生硬了,直接把我的信又forward给了小米让我递材料申请。很意外的是,生统系的招生老师主动发信给了我,建议我和他面谈。当时心里很是感动,就去了,给他看了我的简历和成绩单。他就建议我申请生统的master,因为我的数学和统计的课修得太少,直接申PhD会比较困难,同时,他也不能保证有funding,但从他的言谈中,我感觉到他们系的学生不多,而且现有的每个Phd学生都有funding。换言之,竞争压力可能不是太大。

然后就是准备申请材料了。需要PS和两封推荐信(因为是转系)。当时觉得申请材料比较棘手,因为觉得自己的数学背景很弱,除了大学数学和学的一门生物统计,还有来了以后学过的巨弱智的528,529。唯一可能还有点用的是一门biometrics 的课了。 推荐信我就试着问了问以前我统计课的教授,没想到他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还有就是Mark了,当时Mark因为心脏的原因住了院刚出来,而且对我的实验表现很不满意(因为那阵子在写论文和准备答辩,几乎半年没做实验),简直不知道让他写推荐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似乎又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了,于是决定先将答辩搞定,答辩结束已经快thanksgiving了。这时候白天做实验,晚上想着申请的事情。还是试着给教授们发信套套词吧。于是有看了看生统系的网页,有个assistant professor,做的一个项目是关于evaluating health insurance plan的,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看照片人长得挺帅 :D 就给他发信了。于是又和这位教授聊了聊。他人非常nice,给了我很多建议,特别是关于写PS的。

从这以后事情渐渐顺利起来了,首先因为我的实验作的不错,哄得老Mark很高兴,据他自己说给我写了一封非常positive的推荐信。PS也觉得言之有物了(虽然我最后觉得写得还是很烂,sigh,偶的英语也就那样了。。。)另外把简历也改了改,把所有学过的统计课,数学课计算机,课用过的统计软件都重点列了出来,

圣诞节前,终于把材料都递出去了。原来预计要等到二三月份才有消息,因为系里每年只评一次讲学金,而且只有秋季入学的才有机会。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定了。申请的那段时间经常来逛这个版,让我对统计有了点初步了了解。在这里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申请的筒子们。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就结束在2007吧 (ZT)

发信人: euchee (I like magic),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就结束在2007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9 10:02:27 2008)

就结束在2007吧

从2001年开始上班,到2008年已经跨过了七个年头。当时2001年底已经是internet泡泡破灭的时候了,工作很难找,几乎没有几次面试,经过朋友介绍面试了一家很小的华人startup,大概30人 ,因为推荐的人好像有些关系,所以面试也比较的简单,人家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就说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我当时也没有别的选择,要维持身份啊,就把自己卖了。很便宜。58K一年。这种薪水在湾区是什么样子的水平,看看三藩版那些BSO的帖子就知道了。

我自己不是一个很喜欢折腾的人,一旦选定了一个职业,就老老实实的干下去。公司人很少,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学,自己是新人,看到大家都很忙,总是去打扰别人也觉得不好意思。这份工作又是第一份工作,还想有机会表现一下自己,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靠关系进公司的,而且什么也不懂得人,唯一的方法就是超时加班,而且还是自觉的。每天必定比老板提早到公司,下班看到老板的灯灭了,才回家。星期六基本没有休息过。如果自己开车上班的话,这个作息时间还可以忍受,但是我当时没有钱买车,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刚好放下一个桌子和twin size的单人床,上下班时间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我也想住大房子,可是没有钱。大概工作了3个星期后,是感恩节,全公司的人都休假了,我当时一个人在湾区,没有朋友,又只能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看到马路上连车都没有,突然就很想念在国内的父母。但是这条路是自己选的,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加班回家后给爸妈打电话,说今天是美国的中秋节,各家各户都是团团圆圆的一起吃火鸡。然后用最快乐的语气告诉爸妈我也是刚刚从朋友的party中回来,吃撑的不想动了。说着说着眼睛就湿了,但是语气还是样的轻松。刚开始越洋撒谎的时候,有时候还会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后来成习惯了,就容易多了。放下电话,又去给自己煮方便面,还加了一个鸡蛋,也算是过节吧。

不久之后工作上逐步适应了,同事们都认可了我的能力,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负责的design也越来越重要。薪水也一步一步的在增加。但是那些头头们总是象挤成一团的刺猬,凑在一起就挺起尖刺互相攻击,30个人的小公司还有派系斗争,到2004年,公司的寿命到头了,被另一家公司买了过去,尽管我参加公司的时候,公司已经融资了7次,我还是分到了一些股票,公司被买我也发了一笔“小财”,套现1500块,两年三次付清,一次500块。后来我们大家都很佩服我们公司大头的,他怎么样厉害,居然可以把我们公司一次有一次的在外面找到钱,当时VC投钱已经很慎重了。最后还能把我们给成功卖掉。我还是很感激他的,因为他没有把公司直接关门,至少不让我为身份问题担心。

新公司的主要产品是consumer electronics,曾经风光过一阵子,但是consumer electronics的门槛很低,竞争到最后就是拼成本和价格。自从中国大陆和台湾逐渐进入这一领域,新公司在市场上被层层蚕食,最终被打得灰头土脸。我们这一群被新买的人就变成了受气包,对公司以前的风光没有贡献,又没有能力让公司摆脱现有困境。成天被人在背后说闲话。让人说成沾别人的光,被别人养着。最好笑的是跟过来的那些manager们,开会从来是坐角落,很少发言。上班就是看股票,或者看书学新知识,只等着拿package走人。我们这些小兵也就是安排什么做什么,一个一个的被分配到其他的design team,那些旧manager们也慢慢的变成光杆司令了,最后不走都不好意思呆下来了。

刚开始在新公司还蛮新鲜的,觉得design的methodology和自己以前的不一样。不过没过多久就知道公司的一个特点“cheap”,找最cheap的engineer(H1),用最cheap的设备,给我配的电脑是P3的,我们的HR看不过去,说要给我申请升级一下,manager的答复是不用,反正我要登陆到work station上工作,P3处理一些文档够用了。计算机上网要通过VP批准,如果没有批准的话,收封yahoo的email要去public的机器上用。Google上查找一些学习paper也不需要了。工作中design tool上的license,也只是minimum的要求,只要人工能够完成,就不买license。但是不管我们如何省钱,反正比不过中国和台湾,公司的营业额一直下降,股票从10多块 掉到1块左右。2006年,公司决定把一些看好的project spin-off成一个新公司,2007年一月一日,我又随着spin-off到了一个mini公司了。我们几个人苟延残喘了一年整,2007年12月31日,公司终于关门了。

我要开始找工作,糟糕的是我所有的面试经验就是2001年那几次非正式的面试,现在去找工作,至少希望要涨薪水,希望工作稳定,希望工作我会喜欢。

我以前是RTL coding的,经过这些年的工作,我己经很厌倦了,而且编程的工作实在是不够稳定,layoff是第一批,继续找工作又不好找,因此我想转换到circuit design的工作。所以我把简历投到我能找到的任何一个circuit design的位置,不管公司大小,不管职位高低,不管位置远近。可是我还是不停的收据信,因为我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我layoff后每天的生活就是复习以前学过的电路知识,然后再网上找公司发简历,如果有电话面试,尽量的表现自己。后来,逐渐通过了一些电话面试,有了一些on-site的面试,前几次的on-site当然被技术问得很惨,不过失败一次,下个公司我就不能在同一个问题上失败,回家之后,把不懂得问题搞清楚,而且好要把相关的知识学习的更深入一些。有时候躺在床上,耳朵里面就有一个小声音在嘀咕“give up, give up”。我很幸运我挺过来了,我现在有了一个很好大公司的offer,这个team做的东西就是我一直要想做的,回头看看这几个星期的失业生活,我完全不后悔自己经历的一切,那些忧虑,疑惑,挫折,悲哀,嫉妒,以及最后的开心。我现在又象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一样,对自己的新工作充满了希望。

最后希望各位版上的兄弟姐妹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只要相信自己,只要坚持,Impossible is Nothing.

最后给大家说一说recruiter的作用。这些人的人脉还是蛮广的,他们可以直接和Hiring manager搭上线。我曾经得到过一个on-site的面试,但是人家要求是Sr. analog circuit designer + 8 years经验,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机会。后来manager告诉我是那个recruiter 我很多的好话在我的personality方面。比如说我从来给他的回信都是很及时,对他的问题都是很详细的回答,通话的时候英语比较的流利,而且比较的有礼貌等等,我们和recruiter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家互相提携,大家互利。

Friday, January 18, 2008

2008年制药界:全球“气候”VS中国风向 (转载)

2008年制药界:全球“气候”VS中国风向
作者: 医药经济报
2008-01-03
作者:丁萍 整理

国际医药形势风云变幻,中国药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精心勾勒出一张“保驾护航”的晴雨表,衷心希望中国药企在新的一年里能一路走好。

全球“气候”

并购还会继续
  
太多大药厂没有富裕的新药候选库,多数药厂面临着专利过期、新产品更替不及、研发效率不高的窘境,只能靠并购来实现业绩增长,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还将发生许多并购案。
  
百时美施贵宝(BMS)被赛诺菲-安万特并购一说,曾在今年第二季度流传,然而随着波立维胜诉、销售反弹、公司易帅后,BMS的并购似乎已渐渐被人遗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并购可能,业内盛传可能被并购的药企有BMS、惠氏和礼来等。
  
与过去流行的巨额并购案不同,大药厂会更关注生物技术企业的并购,尤其是市值十几亿或几十亿美元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一来可满足充实生物技术实力的需要,二来可获得这些生物技术公司的在研产品。耗资上百亿或几百亿美元的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并购案,虽有可能发生,但毕竟太贵,谈判和整合难度不小。大药厂将会谨慎选择互补对象,逢低收编。

美国Biogen Idec自炒自卖并购案流产,并不意味着大药厂会放慢并购生物技术公司的脚步。明年可能还会出现生物技术企业与大药厂间的强强合作甚至并购,只要价格、时机合适,安进、Biogen Idec和Genzyme仍有人想买。
  
此外,生物技术公司之间的合并与整合也将好戏连台,许多中小生物技术公司并没有实力成长为独立而赢利的研发型公司,并购或被并购是许多公司的必然选择。
  
医药股长线投资正当时
  
目前大多数医药股处于低市盈率(PE,PE是股价P与每股受益E之比,成长性和赢利能力越好,PE值越大)状态,平均PE在15~20左右,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极少出现的现象。
  
大药厂现在赚得没有以前多,但现金流还不错。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它们的股票应该是不错的价值投资型股票和基金经理的热门股,预计2008年半数大药厂将部分回购公司股票,因为股值偏低,手中现金也没有更好去处,回购股票也是信心十足和妥善投资的一种策略,在这一点上,大药厂CFO(首席财务官)与“股神”巴菲特的眼光不谋而合。

美国新药审批略有改观
  
美国国会批准增加FDA权力和预算,FDA的审批效率或会改善,预计明年批准的新药数目会比今年增加20%左右,但新化合物不多,主要是增加新适应症。在新药上市方面,大药厂的表现将不如中小企业出色,预计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将会是大赢家。
  
中国风向

一起搞研发
  
目前,制药工业的造血功能越来越依赖“泊来品”,即从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和研究单位的新药成果中择优获得转让开发许可。有人估计,大药厂2008年20%以上的研发经费将用于购买新药产品,预计到2010年,大药厂技术转让与自主研发产品的销售额将并驾齐驱,各占34%,其他产品主要来自并购(13%)或早期投资的新药发现阶段项目(9%)。这样的研发卖方市场对于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中国药企机会不少。中国低廉的研发成本尤其适合通过技术许可方式获得国外早期技术产品,创新不必由A到Z完全自主。
  
如果说2006~2007年,全球首次开辟了生物仿制药的先河,那么2008年将是生物仿制药的起步丰收年。欧洲将是这一趋势的最大受益者,陆续会有几个主要生物制剂老牌产品以仿制药形式上市并得到追捧,美国市场将取决于国会协调批准生物仿制药的特殊审批法,短期不会对生物技术公司造成很大冲击,因为医生处方信息和病人用药习惯还要靠时间和数据来培养,而且生物仿制药不同于化学仿制药,价格优势有保证,但涉足生物仿制药门槛不低,中国有一定的基础和成本优势,现在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正是时候。若能抓住机会,引进国际资本和人才,中国就有可能分享这一巨大商机。

你裁员 我招人
  
今年大药企宣布的裁员节流计划将主要在2008年实施,销售人员、化学合成和行政辅助人员将会是主要的被裁者,如果外包业务扩展顺利,大药厂的研究和生产人员恐怕也难逃厄运。4万多人被裁对中国药企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吸收优秀专业人才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增强竞争力,与印度药企一争高下。
  
分一杯“仿制药羹”
  
仿制药销售预计在2008年将有14%~15%的同比年增长率,明年将占据处方药市场2/3的大壁江山,销售预计将达到700多亿美元。
  
今年,仿制药公司股票的PE接近甚至超过品牌药厂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这是很反常的现象。一方面,仿制药热销刺激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和开发速度,ANDA(简化新药申请)申报成倍增加,FDA审批应接不暇,若无人员、经费补充,仿制药的审批效率和速度或许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品牌药厂也不甘退出舞台。除了利用专利侵权诉讼打压仿制药经济利益、推出替代新制剂或产品、授权模式下的品牌仿制药生产等常用手段外,还会选择走低价路线,保持品牌药的市场份额。默沙东已经开始通过低价自动进入政府采购目录系统,希望通过薄利多销和品牌打压仿制药厂。这样的模式尚属首创,风险可能很大。

对百姓而言,品牌药降价绝对是件好事,不仅刺激药品消费,还给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出口带来不少商机。而中国原料药出口,在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将面临环保、汇率、退税、价格竞争的种种压力和挑战,制剂出口方面仍需努力,赶超印度,争取尽快与国际接轨。
  
抢外包 先升级
  
大药厂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是把非核心业务或低利润、低成长的业务外包给CRO公司。中国和印度将是这一趋势的最大受益者,目前中国在新药合成、筛选、分析、放大,以及中间体、原料药的生产加工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经验,但在药物分析、药理、药效、动物毒理、药代,以及规范的临床试验服务方面,还需要练好内功,目前已有众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研发合作大有可为,CRO服务也机会多多。
  
此外,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生物仿制药业务兴起,抗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的生产加工能力将会出现短缺。业内估计,以现在150多个产品供应市场、 200多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情况,2008年以后的若干年内,生物发酵和细胞培养产能将会出现50多万立升反应器的不足。
  
目前,诺华在新加坡投资建厂就是为了满足未来生物制品的生产需求;韩国也在扩建其单抗生产基地,应对生物技术产品产能不足的现状,中国是否也应该做好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产业升级,争取这一领域的全球外包业务呢?

New graduate找industry工作 简历中常见的问题 (patch 1) (ZT)

发信人: waterer (灌水者),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New graduate找industry工作 简历中常见的问题 (patch 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8 11:15:48 2008)

1) 要研究招人者的心理, 要知道大部分招人者想看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把你的最得意的部分写在最耀眼的地方. 比如你刚比业,WORK EXPERIENCE不多, 就把EDUCATION 和 COURSE PROJECT 大幅度写上. 很多公司可能直接就把你PASS了. 你连炫耀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比如有人说我屁爱着地了, 是不是要把论文们都列上. 这个就要从招人者的需要来看. 如果是应聘scientist的位置,应该列上. 如果是一般的R&D, 还不如把那写论文拆成project放在你的work experience 里面. 公司里的RESEARCHER主要是要你尽快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看你PAPER有多漂亮. 如果你要用做PAPER那种方式, 等弄出来公司早破产了. 屁爱着地的同学们千万别以为工业界的RESEARCH 和学术界的一样神圣. 出了个别的(比如BELL LAB 的SCIENTIST)职位,大部分的MASTER DEGREE就可以胜任. 如果你发现公司里的RESEARCHER 一半的工作就是GOOGLE ON WEBSITE 你千万别奇怪.

2) 要自信,有信心. 千万千万不要把你定位在ENTRY LEVEL的水平上. 只招ENTRY LEVEL 的POSITION 很少, 如果你的RESUME上人一看是那种, 出了考试什么都没有干过的, 你就丢掉了绝大部分机会. 工业界的技术活最重要的是要make your hands dirty.所以你做过什么是你要大写特写的.GPA最好不要写即使你是4.0. 除非你应聘INTER(以免让人在心理上觉得你是ENTRY LEVEL). 如果公司INTERVIEW时要问你再告诉.我INTERVIEW过几十个公司,只有一个人问过我GPA

3) 简历不要长,没用的东西不要写, 没用的技术(比如FORTRAN)不要写, 重要的东西写前面. 有人说我多写两也,他们不要仍掉. 错! 他们一仍就把整个简历仍了, 不要指望公司来帮你修改简历. 要让招人得觉得你简历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对他们有用的, 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要费劲去找.

4) 对找工作不利的不要写. 不要写但不是要你造假, 这只是打心理战的必要. 比如你没有驴卡需要SPONSOR. 如果公司CARE, 在INTERVIEW时问, 你要如实告诉. 如果公司不问, 你可以到给口头OFFER时再提出来. 有些公司不SPONSOR, 有些公司不在乎, 但大部分公司是FLEXIBLE的. 如果你真是他们要的人,他们给你SPONSOR.但你如果不比其他CANDIDATE强, 他们就不想麻烦. 如果你一开始在建立上就说这个, 你可能就没有机会让他们检验你是不是BEST ONE了.再比如, 你的COURSE PROJECT 如果你觉得特有用, 可以并在RESEARCH 里面. 即使不并也可以把"COURSE" 这种不利的词去了.你可以只说PROJECTS 或 ACCOMPLISHED PROJECTS.

5) 简历的结构和顺序一般这样:

- OBJECTIVE 有人说现在不兴这个了, 不知是不是, 你们可以和RECEUITER 问问. 但要写的话只写一行

- SUMMARY (或 HIGHLIGHTS) 最好不过三条, 最多不过五条, 一共不要超过六行. 前面有些人这个就占了半页, 人家看都不会看了, 因为那已经不是SUMMARY 了, 是王大娘的裹脚布. SUMMARY 可以加点soft skill, 但不要简单的用 "creative, strong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等等,这些词的意思是对的,但大家都这么用,名声已经臭了,你要用太多的这种词就不会impressive了,只会起副作用.当然具体应该怎么写好不能在 这儿说,我说出来也就失效了.

- EXPERIENCE (这个是简历的灵魂, 其实这才是你简历的真正开始, 有空以后在单独写)

- SKILL SET (一定要归纳,归类)

- EDUCATION

- PATENTS, CERTIFICATE, AWARDS 等等 (当然要是拿的炸药奖, 这个要写最前面)

Thursday, January 17, 2008

H-1B身份持有人最好“脚踏两只船”!(ZT)

“脚踏两只船”多指一个人做人或处事不专一。但这个词语在这里毫无此意,也没有任何贬意。相反,这是我送给所有H-1B身份持有者的一个保持身份的建议,即尽量同时保持双重身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保持身份的需要。想出这个主意,确属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常常有读者问,“谢律师,我刚丢掉工作,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想?”此时我们就像“救火”的消防队员,到处给这些值得同情的H-1B们“扑火”。有时候,因为时间关系或既成事实,还难于扑灭他们身份上的“火”。现在,希望引用“脚踏两只船”一词来提醒有H-1B身份的外籍员工如何“居安思危”或者“防患于未然”。下面是只是谢律师给广大H-1B身份持有人的几点建议,是否可行,必须因人而定。

一,对已经有H-1B身份的外籍员工,即有H-1B身份或签证的人,在保持合法H-1B身份的同时,可以再请另外一个雇主为其申请一个H-1B,即同时为两个雇主工作,保持两个H-1B身份。一个是全工(full time) 工作,另一个是半工(part time) 工作。 H-1B是一个依靠于提出H-1B申请的雇主的临时工作身份或签证。在H-1B期间,雇员只能为提出H-1B申请的雇主服务。但这种雇佣关系一旦中止(结束),H-1B身份立即失效,没有所谓的10天缓冲期。如果H-1B等到失去工作后,再去申请转换其他身份,恐怕太晚了。目前,美国经济形势不好,失业人口增加,有的地方以H-1B抢了美国工人饭碗为借口来反对H-1B工人的势力增强。负责处理H-1B转换身份的移民官员因各种原因恐怕不会同情失去身份之后的转换身份申请。因此,H-1B持有者应该居安思为危,设法做到能够“脚踏两只船”。具体做法是,找另外一家公司再为自己申请一个H-1B,PART TIME最好, 同时为两个雇主工作,万一一方工作保不住了,另一个H-1B还能继续支持身份。

二,如果已有不占H-1B名额的H-1B身份,可以考虑再找一份占名额的H-1B工作并办一份H-1B身份。例如,博士后研究人员或者大学教师可以找一份在公司的兼职研究工作,申请一份H-1B。如果以后想全职转到工业界工作,不会被H-1B名额问题限制住。当然,这些人一般非常忙。能不能再去做一份兼职工作,必须因人而异。

三,如果已有占H-1B名额的H-1B身份,可以考虑再找一份不占名额的H-1B工作并办一份H-1B身份。例如,我们中国来的教育程度最高,很多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正在做根本不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假如我们再到当地的社区学院,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做兼职教学,试验指导等工作,可以再申请一份不占名额的H-1B身份。万一公司的工作因某种原因不保,这份兼职H-1B就管用了。也许将来更加喜欢教学研究工作而将不占名额的H-1B工作转成全时工作,将公司工作变成兼职工作。又当然,能不能再去做一份兼职工作,必须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四,已经有H-1B身份的外籍员工,如果工作条件满意,可以考虑尽早同雇主商量启动绿卡申请程序。 有些人犹犹豫豫,在公司工作好几年了,还不下决心开始绿卡申请程序,不是想着换工作,就是担心公司会撑不到拿绿卡的时候。总希望等到十全十美或者万无一失的时候到来。其实,生活中存在各种机会,那种万无一失的打保票的机会极少。有得有失,成功失败交叉或者同时存在。用到移民申请方面就是,一旦有了工作,就应该抓住时间启动绿卡申请程序,早开始,排期就越早。万一工作保不住,只要雇主同意,正在等待的移民申请照样可以进行下去。如果不行,也许可以带走早先的移民排期。在新雇主递交绿卡申请后,利用早先的移民排期递交485调整身份申请。

五,很多H-1B已经提交了I-485调整身份的申请,甚至已取得工卡和回美证,还是需要“脚踏两只船”。此时还不是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仍需要保持H-1B身份,不到万不得已,不放弃H-1B身份,直到来到绿卡。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谢律师事务所的客人在准备放弃H-1B身份之前应及早联系谢律师。不是谢律师事务所的客人的读者,在放弃H-1B身份之前应尽早咨询自己的律师。原因是他/她了解自己案件的情况,而且这应该是收费服务中的一部分服务。

上述介绍是谢正权律师为华人社区宣传介绍法律信息而作, 多半为学术探讨性质,并非对个案的法律意见。 如有自己的律师的,请咨询自己的律师,因为他/她清楚你的案件。 凡是谢律师事务所的客人或还没有聘请自己的律师的读者,如有具体问题,请咨询谢律师。如需转载,请勿删剪,并请注明出处。免费评估电子信箱: help@xielaw.com 电话:(678)380-0698。 地址:1770 Indian Trail Lilburn Road, Suite 450, Norcross (Atlanta), Georgia 30093. 网址:ww.xielaw.com

晒工资的帖子,08年最新行情 (ZT)

发信人: sabw1866 (假如世界一瞬间结束), 信区: Shanghai
标 题: 晒工资的帖子,08年最新行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7 13:17:48 2008)

快消类:
宝洁:本7200、研8200、博9700,均14个月,另有800交通补助,marketing每9个月涨20%-30%。

玛氏:月薪10000。据说将14个月的工资除以12得出的数据,有知情者可以证实或证伪

箭牌:sales:4400×15。

金融类:
汇丰银行:Global markets中国大陆地区外汇trader,月薪8000。

花旗银行MT:8000×13。

中金IBD:本科:111000base,sign on bonus 9250×6。
研究生:19万base,sign on bonus 19250×10。
巴克莱:香港sales:40万港币。

瑞银证券(UBSS):operation部门15万、投行部门27万,奖金要看项目。

荷兰国际ING:有一个base在香港的培训项目,是local pay+global relocation package的形式,总额比一般投行都高(约70-80w),以前只招MBA,今年扩大到普研,值得争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有这样的项目,大家要多留心想在国内读MBA的,以后可以瞄准这的项目。

中信银行总行:平均起薪5-6万,本科和研究生差别不大。

农行总行软开:转正后6500/月,房补1500左右,一年16个月。

嘉实基金:固定收益部研究生:基本工资11.2万,基本奖金4.8万。绩效奖金和福利不祥。

华安基金:研究生,助理行业分析员,基本工资12万,不过是按照8万基本工资发,另外4万按照福利名义发给刚入职的毕业生,奖金和其他待遇不详。

KKR和Blackstone:起薪40万USD,但都是要在投行里做过一段时间的。

南方基金:第一年年新大约16万,而且经常会发一两万元的沃尔马购物卡。以后涨幅也挺大的。行业研究员更高,在21万。

深国投:待遇比南方基金的待遇还要好,确切数字不清楚,至少20万年薪吧。明年开始深国投采取提成的制度,估计年薪会创新高

IT类:
IBM China:销售 (ISU,STG,SWG) 培训期6-9个月 本科4800,研究生6000,14个月转正后第一年 base 7500,14个月,100%完成任务发140%工资,200%完成任务大概拿340%的工资,补:ibm为每个员工设立一个帐户,每个月往这个账户上存员工工资的15%,工作满三年后,员工才可以取这个账户的钱.三年后如果员工继续留IBM,公司会继续向帐户存15%的工资,总额满10w为止,ibm最多为每个员工存10w,这样算下来,新员工3年能拿4-5w大概。IBM CDL CRL前半年试用期待遇是band6,而且可以休病假、年假和探亲假
CDL=(7500+800)*12 + 7500*2.5
CRL=(7500+800+900)*12 + 7500*2.5
住房公积金的标准是750 + 750 /m

摩根斯坦利IT:18万base,奖金看表现。

穆迪KMV:计算机硕士:2500刀/月+绩效奖+年终奖,14个月。在深圳14万。岗位不同薪酬不同。

Microsoft:base 16.1w,什么都加起来也就19w左右,股票不是每年都给。

腾讯:一般职位本科生起薪7万,研究生起薪10万。广告销售部按业绩提成,有人一单就提成50w。腾讯的研发不太透明,北大清华计算机牛人可以和hr谈工资,有专门的hr面。研发也分部门,一个是传统的腾讯北京研发部,另一个是新搞的腾讯研究院。前者大部分都是10w起,少数一两个特别厉害的,hr单独谈,可以谈到20w...腾讯研究院16万起,可以谈,有把工资谈到20万的。

Google: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硕士18万。

百度:应届计算机硕士:baidu se今年有好几等,17.8w,19.2,20.6w以及超牛的接近30w,都是package。有道也有分别:web dev 15w多一点,普通dev 16w,这都是工资不算奖金。

EMC:所有(奖金+福利)都加起来15.5w

咨询类:
罗兰贝格:15万base+3万bonus。

IBM咨询 (GBS):base 6000-6800不等,在外地作项目每天200-250补助,14个月,补助同上。

AC尼尔森:MT 5500。

世联地产:本硕博一样,2500-5500,转正后有差别。

能源类:
斯伦贝谢:FE下面的部门里面:钻井部门(DM)的工资属于中等
国内员工:14万base,上井每天100美元补助。
国际员工(IM):Global pay,培训期间工资4.8K美元×系数×12,一般越危险的地方系数越高,从1.0-1.7不等,12个月工资。培训期间无补助,完成培训后上井补助每天100美元。都有奖金,工作越久奖金越多。Wireline部门工资比DM高。

Shell:7500,本研博一样。12个月工资,超过12个月的属于bonus,Sales部门完成销量有3个月bonus,销量多则bonus多;其他部门有1-5个月bonus不等。

法国液化空气:扬帆国际管培项目offer(签三年)的待遇
国内半年 7.8k/m
国外1年半 global pay + relocation expense
国内1年 12万+4万

GE Energy:普通职位:硕士5k-6k×13;CLP(Commercial Leadership Program):6000*13,两年4个rotation,2个在美国,所有费用公司cover。

四大:
本5500、研5800,均13个月。审计部每年涨30%-50%。

其他:

华为:华为本科4500,每月1000补助,研究生再多1000,年底3-8个月的奖金。一般来说第一年只能拿到3个月工资的奖金。外派海外补助很多。

国际纸业:sales本4000、研6000。

新蛋:MT本10000、研11000,均13个月。技术类不祥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最新科学杂志1.11.08-中国教育gunning for Ivy League读后感(ZZ)

发信人: juce (juce), 信区: BackHome
标 题: 最新科学杂志-中国教育gunning for Ivy League读后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6 22:47:52 2008)

1.11.2008 Science “Gunning for Ivy League” P148-151

SCIENCE的这期文章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些信息和想法。读完这篇文章,感想颇多。

饶子和一年半内在南开招了180名新教授,占了全体员工的10%,其中55名是生物类的,应该有不少是兼职的。一些是以团队招过去的。饶毅占了北大生科院的坑,施一公要计划占清华生科院的坑了。赶紧回国抢坑啊!牛人占大坑,WSN占小坑。南开生科院的坑被尹芝南占了,他还要更多的人。南开药学院的坑明明被OSU的**占了,但他却不愿意在SIENCE公开,要匿名。他与南开的兼职协议签了两年,快到期了。现在在和两边谈条件—牛啊,敬仰中! 现在国内还能允许兼职,将来就容不下了。现在国内许诺给了很多前,但不知道能撑多久。国家留学基金5年内将花13亿支持5000人出国,读完要回国的。天拉,海龟将剧增

中国大学的主要问题有
1. 资金不足
2. 没有学术自由,校长是教育部指派的,课程-考核标准是要批准的,高考招生制度的缺点,课程内容落后,教学方法落后,没有创新想法。
3. 本文没有提到党委和政工人员对学校的领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授和学生的自由。估计谁都不想激怒共匪。呵呵,回国一定要学乖,不要不上路。

211工程,包含了100所大学,共计23亿RMB。985工程,现有30多所大学,北大一期就拿了2亿多,建了分子医学所,等等。吉林大学欠了银行4亿多,技术上破产。学费提高了很多,但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钱少了。2006年平均学费涨到6000RMB,但教育部已经说5年内不涨了。大学为了捞钱,建了300所二级学院,但已经被卡死。已有的二级学院可继续生存。教育部长周济承诺要多拨钱,解决债务问题。

想法:
将来全职回国是免不了了。回国要趁早,但不能订死在高校,能支持多久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希望能创业,再在高校捞个名声。如果要创业,可以搞新药开发的,象清华罗永章,从国外拿来失败的药,搞了点蛋白修饰,据说有效果,很容易的在国内上市,估计FDA批准也没戏,再吹一吹,正好先声药厂急于在美国上市需要包装,狼狈为奸转手就卖了2亿。也可以搞研发过程外包的,象药明康德。国外大药厂急需降低研发成本,向中国转移是趋势。药明康德做了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外包,6年内NASDAQ上市要了几个亿。下面号称要建毒理中心(目标远大正确!),要蛇吞象兼并美国的一个研发公司(悬啊)。
其他的步骤也可以外包嘛。。
回国人员不适应国内体制,改制阻力又很大,不妨学习神经所,建新所新院的方式。可以走类似二级学院的路线,建个红顶的私立学院,专收海外PHD,教授治所。当然钱得自己想办法搞。

Saturday, January 12, 2008

喝了两罐红牛饮料以后 (ZT)

发信人: damaodamao (damao),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喝了两罐红牛饮料以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0 00:52:23 2007)

觉得虚火上升.虽然几天来都睡得很少,还是胡思乱想.趁着头脑混乱,写一些我的感想.感觉这个版有些帖子和风气比较势利.和BBS的其他潮流一样:学生看不上访问学者,F1看不上F2,年青的看不上年纪大的...

过去的劝退文章也罢了,现在的抱怨文章,如果不是坑,如果是生物专业的人写的,显得太没有信心;如果是别的专业写的,显得太刻薄.

我前不久还在做博士后,就是被一些人贬称或者自嘲为千老的.势利的人和事见过很多了,但是BBS上的花样还是不断翻新.

言归正传,生物或者相近专业的PHD读下来怎么说也是一个成果,不应当因为一时看不到钱途就缺乏信心.生物专业同学的优点在于知识比较广博.

读书或者博士后其间不是攒钱的时候,买过保险其他的够花就可以了,多存少存几个钱区别不大,也没什么用.因为世风和环境的影响,一些同学容易觉得生活枯燥缺少目标.其实如果走出封闭的环境,积极做一些准备,还是可以创造机会的.

如果目标是做学术研究,坚持下去,不管国内国外,总是会有希望得到相关职位的.如果目标是赚钱,我知道本地著名的REALTOR,四十多岁结束POSTDOC转业,现在至少有千万家产.

我认识学生物的同学,有在FDA工作的,有做CONSULTING的,有转学MBA的,都是在拿到绿卡以前.当然也有做FACULTY的.

美国有各种资格考试.大家过去高考分数都很高,考试总不成问题.实验之余参加一些考试,可以增加机会.

我比较熟悉的领域是专利相关工作,以前写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Biology/24723068_3.html
流程很简单,不用多说.这里补充一点别的方面:

绿卡和钱不是限制条件,只是自己拖延的借口.转学要钱,上培训班要钱,读网上公开的材料总不要钱. 把这个文件http://www.uspto.gov/web/offices/pac/mpep/index.htm(大概有两三千页) 读熟,PATENT BAR很容易考过,工作起来也很容易.没有绿卡没有H1么,只要对雇主证明你的能力,也不难得到SPONSORSHIP.

办绿卡不一定要等到有第一作者的文章在影响因子高的刊物上发表.NIW每个人都可以尝试.万一第一次没有批准,又有什么损失?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会说按规定他不能给你写推荐信.这一般是托词,只是因为你和他没有足够的联系.我个人的经历:我联系了一个政府科研人员,他回EMAIL说不了解我,不能写.我回信说我的文章挂过你的名字,你考虑考虑还是写吧.他就把信寄来了.另一个教授比较别扭,写的信不好,不用就是了.

1998年到2001年之间也有过比较长时间的绿卡排期.不去理会照样毕业工作的同学都按部就班拿到绿卡了.而等待观望患得患失的同学一般等了更久,也影响了工作计划.

回头看,一切都很简单,后悔早没有尝试.而设身处地,当时没有足够的信心,情绪不够好,和大家联系不多,等等等等,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供大家嘲笑.

Thursday, January 10, 2008

分子生物学PhD找工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Todd (托德),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分子生物学PhD找工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3 13:28:33 2007)

本人背景: 分子生物学 PhD,学校综合30左右 (JBC 1作1萹, 2 作1萹, 專利1项; Harvard Postdoc 2年半,Cancer方向(1萹在写)

年初拿到绿卡, 4月份决定找工作。将CV改成Resume。主要从www.bostonworks.com 及www.indeed.com 上找工作。发出上百份简历,6月初拿到一个phone-interview机会却被放鸽子。发Email过去也不理, 很郁闷。7月份把简历拿给学校Postdoc Office的人改了一下。8月份家中装修外加旅游,找工作毫无进展。

进入9月份,时来运转。9月20日phone-interview with 业内巨头M公司的recruiter。20分钟搞定,获得ON-SITE机会。此后又陆续拿到几个 phone-interview。总体感觉 phone-interview不难。一般来讲,有 phone-interview说明你的简历受到亲莱。只要英语可以交流,表现出自信及对Position的浓厚兴趣,一般都能拿到ON-SITE机会。到目前为止,6个phone-interview我拿到5个ON-SITE机会。那个没拿到ON-SITE机会的是Novartis的Postdoc Position,HM是一印度妇女而且做的是Cadiovascular Biology. 而且这是一个45-min Behavioral interview.

下面主要谈谈ON-SITE。
第一个ON-SITE是一个郊区的start-up (www.nanobiosym.com),据说10人左右。ON-SITE安排在周六。先与一个Scientist谈半小时。主要问研究经历及一些技术问提。其间, 他提到他们公司不是朝9晚5,平常周末都要加班。然后直接与CEO谈, 又是一个印度妇女。久闻印度公司之,心中不免一颤。刚谈不久,就说她公司员工从朝8点干到晚8点,周一到周六,周日为optional。当时就想起身撤退。出于礼貌,继续陪聊。然后又说,前3个月为试用期,工资会低一些,但比postdoc工资高。我估计在$50K左右。她还反复问我”Does it make sense?”然后听说我有绿卡,恨不得我第二天就来上班,说先part-time也行。好不容易摆脱纠缠,出得门外见一老中正在与那个Scientist在聊,心中不免为我们这些生物老中感到悲哀。第二天(周日)将其拒之。顺便提一,她广告登在boston.craigslist.org。周一新广告就又登出来了。以后的几周,几乎每周一都见此广告。可笑!想想一个想省几十元广告费的公司,还是要小心。

第二个ON-SITE,也就是我最终去的这家公司E,99年创立,目前百人左右,成长很快,目标2009年上市。有2个药在2年内要上临床试验。我所要做的课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对这课题很感兴趣。HM 人很nice, 组里的人都很有活力。2周后受邀第二轮ON-SITE,见VP,与HM及其2个手下共进午餐。第二天开始reference check。一周后拿到offer。

第三个ON-SITE,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公司M。大公司面试果然不一样,3组behavioral questions,每组3-4个面试官。中间穿插一些技术问提。一周后reference check。然后受邀第二轮ON-SITE。但始终不是很喜欢这个HM及课题。而且感觉他对我也不是100%满意。这个HM比较Aggressive且在未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contact我的一个collaborator for reference。第二轮ON-SITE结束时跟我说还要面试人,年底前才能做决定。后来我还是把他给先拒了。

第四个ON-SITE,是Novartis的Presidential Postdoc Fellowship(不是前面提到的那个Postdoc position)。由于本人在local,没经过 phone-interview直接ON-SITE。其实也就见Educational Office 的负责这个program的一个PhD。20分钟seminar,然后谈谈这个program外加问我问提。首先强调,Novartis一般不雇自己的postdoc。因此,3年后都得走人。但他们希望你能发好文章。你所做的东西相对独立。我感觉这象是一个面子工程。第一轮ON-SITE后就要3封推荐信。然后第二轮ON-SITE,并且要找愿意接受你的PI。然后写research proposal交committee审批。整个过程长达4-6月,因此放弃了。 顺便提一句,Novartis的postdoc一年$55K。

第五个ON-SITE,是业内巨头A公司。但这是一个2年的contract position ($31/hr)。全是技术问提,无behavioral问题。最后一个intervewer竟然是我PhD系主任的学生,97年毕业,现在是principle scientist。与我相谈盛欢。这是一个cancer drug-target identification的position。HM跟我说,以前他们主要从发表的文章中找targets。后来发现有不少结果重复不出来(看来生物实验重复性确实是一个问题)。因此,他们现在主要靠自己筛了。

第六个ON-SITE,也是一家成长很快的公司A。与我要去的公司E很像,连课题都很像。VP人很nice,居然主动给我倒水喝。

第五,第六个ON-SITE 由于还有candidates要面试,时间上对我已不合适。尽管他们跟我说如果有别的offer就通知他们,这样他们可以加快做决定。最终我还是决定去公司E。

总结:
1。生物PhD找工作不容易(牛人除外:背景或networking,如前几天那个fresh PhD。没有绿卡的还是先在学校熬张绿卡再说吧。

2。找工作前对整个industry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比如说你至少要知道Bio-Pharm和传统Pharm的区别。找工作本身真的是份全职工作,要投入很多精力找。

3。Resume 和 Cover-letter很重要。最好准备一个模版,然后找人看一下。一般一个位置至少有上百人申请。最后能有机会 ON-SITE的也就3人左右。Resume 和 Cover-letter最好针对不同的positions略加修改。如果你有了几次ON-SITE,你就知道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往往他们并不会全写在广告上。你所要做的就是把你过去的经历翻译成他们想要找的。如果在公司有熟人最好,没有也别灰心。我所有的面试都是自己投简历的结果。

4。ON-SITE seminar 很重要。逻辑要好,要通俗易懂。工业界有牛人,但大多数也是泛泛之辈。一定要反复练习,找人多提意见。

5。面试时要表现出自信。对公司的理念及platform要有所了解。尽管都是cancer drug development,你会发现各个公司的理念及platform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一定要准备一些问题给interviewers。本班精华区的很多文章对面试还是很有帮助的。还有据我所知,生物公司招人最后大多是group decision。因此每个interviewer都要重视。任何一个interviewer对你有异议你可能就失去这个机会了。有时他们会再给你一个机会重复这轮面试。

最后祝愿还在挣扎中的生物PhD兄弟姐妹们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生物的fresh Ph.D. 找工作经历,感谢mitbbs的有用信息 (转载)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hsu1225 (hsu),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生物的fresh Ph.D. 找工作经历,感谢mitbbs的有用信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6 13:22:51 2007)

第一次上网发帖,请别见笑出国和找工作期间从bbs上看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觉得也该把自己的经历贴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Background:国内著名大学的冷门专业:生物;在美国一所很一般的大学混了四年biochem Ph.D.开始找制药厂工作,paper一个都没有(draft两年前就给了老板,被压着没改),倒是有一个patent。英语口语那叫一个烂,四年里面就没怎么讲过英文,不提也罢。开始根本摸不清头脑,胡乱写了份简历,让一个刚找到工作的statistic master帮忙改。他的idea是要突出你的能力而不是突出你的成就,所以把研究经历删掉了不少。后来跟很多师兄师姐讨论觉得Ph.D.找工作很大的竞争来自有多年经验的under和master,当然在实验室里不可能做的跟制药厂里的一样,但是要是有相关的经历就好很多。于是针对于相关的 position加入很多研究经历,基本是job description要求什么就有什么(当然顺便吹了一吹)。于是开始由很多的电话。一开始浪费了实验室一个former graduate 推荐的电话面试还有一个大药厂的机会。原因很简单,T:你有做过C吗? A:没有。两个来回就被KO了。(教训:这种问题就算C没做过,也要说我做过D,虽然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原理一样。E.g. establish cell line to produce antibody? –I have established lots of different cell lines for different purposes. Balabala….)后来又浪费了一个电话面试,主要是没搞清楚它们是做什么的,张冠李戴(以为又是做contract manufacture的,结果是做virus的),一下就被干掉了。期间老板推荐了一个同一家大药厂作cell base assay的position,但是明显级别太高(相当于一个faculty,又作research又申请funding),和senior director 谈了一个多小时,他终于发现我不是那块料。中间有些recruiter来搅局,但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生技公司还有level比较低的position, e.g.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Former
groupmember 又推荐了一个top biopharma的posdoc position, 时间不对,没敢要,强烈推荐lab另一个人去。于是这三个月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还有练就了一口别扭的口语, 但是针对于面试的问题还是能背得比较流利的.所以后来就非常confident,来一个telephone就要搞定一个onsite 上上周五天内去了两个onsite, 其中一个thanksgiving前onsite,过完thanksgiving 就发offer。 75K/yr 在东岸一个消费比较低的工业区,contract manufacture 刚被一个big phama 合并, 过完年上班。据说年初会有更多的机会去big pharma, 但是因为要赶明年四月一的deadline, 不敢take risk, 所以打算卖掉算了,也省得操心,可以用心去陪mm玩。

经验:

Resume: 一点要根据job description写,基本是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的话,就随便在lab搞一点可以写进去,不需要一定要有结果。Industries 最重要的是经历,不是accomplishment。我是花了九个月独立设计完成了一个老板没兴趣的project,但是却是Industries 很重要的经历,这一点要非常感谢我这位超级nice的boss,他还给我推荐过两次,虽然因为那时候不成熟,没搞定。一个nice boss真的非常重要。他不push我们做实验有时让我觉得没什么动力做事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欺负他nice,尽量尽好尽快的帮他做。

Presentation: 不是简单的thesis presentation。我的hiring manager超nice,onsite前还特地提醒要加入个人的introduction,还有你的skill怎样match company。相关经验当然重点, 其它的东西(主要的research)结果也要提及来突出你的能那里。Onsite的前晚请我吃了顿sushi还帮我把ppt改了一遍,详细介绍了隔天interview的所有人,感觉到后来她都没力气说话了,没见过这么好的hiring manager, 所以决定从了。

Language: 有影响,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因为他们已经认定你是老中,不会有多好的英文,但是一定要confident。我mm老说你这满嘴烂英文怎么可以说得这么大声呢,而且还自我感觉很好的样子。呵呵,没办法,个人脸皮厚,觉得丢脸有不是丢钱,没关系。Networking: 老板,former groupmember都很重要,要一直和他们保持好联系,不止现在找工,以后的career也有很大的帮助。

Q&A:mitbbs很有帮助,强烈推荐把精华区都看一遍,然后总结behavior的答案(每一个都要有一个故事,例如initiative 一个故事, conflict一个故事)准备个十来个就差不多了。 Technique的问题一定要根据jobdescription认真准备,争取要什么有什么(没有的话也做过相关的)

再说明一点,美国人非常能吹。一开始很谦虚,主要是笨,实话实说,肯定完蛋。经过former group member 帮助,感觉把自己描述成一万能superman 了,什么都做过,结果hiring manager checked reference的时候还是跟我老板说你这个学生太谦虚了,我无语。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最后总结一下美国的生技市场在稳定的增长中,特别是biopharma,二十年后将占将近一半的pharma 市场,虽然目前比例还不是很高。但因为稳定的增长,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机会给我们这些fresh phd们。谁说读生物只有发考题一条独木桥。

感谢我的mm对我的找工作的理解支持,老板的理解和推荐,还有lab很多师兄师姐的帮忙和推荐, 当然还有自己乐观的态度(不行就留在lab 作posdoc陪mm)。

关于海龟的一点个人看法 (ZT)

发信人: yehe (我是看南门的),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关于海龟的一点个人看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9 13:12:23 2008), 转信

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过去几年的海归形势是非常确切的。这些人对江主席的闷声发大财极有领会,所以不知不觉,国内好的高校和研究所里面已经塞满了海龟,而这里的网民却浑然无知。

我个人的看法:
1:国内土博是读不得的,毕业了根本没地方去,连讲师现在都很难,工资也低,所以只有出国做老狗,一来收入马上增加,二来暂时有个造落,以后老婆孩子绿卡办完,或者转行或者千老,比在国内还是要好。但这些人要海归,形式是越来越坏,因为和他们竞争的不再是只有土鳖,而是真海龟。这些咸水龟里外不是人,地位非常尴尬。2: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的方向是国内需求的,你的文章要有分量,你在国内要有得力的人脉,一条不够,别指望什么正教授。这三条也不是个个要强,但绝不能有一个太弱的。
3:职称评定现在是血拼。讲师就不说了,从副教授爬到正教授,学院这关还容易,学校那里是血淋淋,基本一个学院每年只有一次机会,每次有一个正教授名额。这个职称,就是孙猴子的紧箍咒。
4:工资差别很大,跟职称紧密关联。但其他渠道的收入很多,看你自己的本事。

Wednesday, January 9, 2008

中山大学对艾云灿教授虐待学生事件调查情况的再次通报

自网友“伤心博士”发表《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一帖后,中山大学高度重视,组成调查小组迅速对事件展开调查。在1月4日发布了调查通报以来,学校继续深入调查了解,现就有关情况再次进行通报。
  经过进一步沟通,艾云灿教授对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7日,艾教授以书面道歉(见附件)的方式,向学生表示歉意,并表示将会吸取教训,善待学生。学校也会继续关注艾教授在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严谨治学是学校一贯的主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校坚决反对教师以粗暴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学生。本次艾云灿教授的事件,只是个别事件,不能代表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主流。学校努力通过这一事件吸取教训,推动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尤其要在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在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同时,完善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规范;设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为确保和维护学生权益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转学机制;制定对师德师风进行考核的更具操作性的条例;设立面向研究生导师的专门论坛,提高导师对于师德和研究生指导艺术的修养,加强对导师训练学生的规范性指引,为导师与研究生共同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艾云灿的<<道歉与反省>>

道歉与反省
艾云灿
  几天来的网络事件,不仅冲击了我的正常科研与生活,也极大地触动了我的思想。冷静思考事件的来龙去脉,其中夹杂着许多一时难以把握的复杂因素。但是,觉得自己以往在对待学生方面,确实有许多不够理性甚至过于粗暴的言行,造成了对一些学生的诸多伤害。对此,我深深地自责并向学生表示真诚的道歉,也希望广大网友给予理解、谅解和包涵。
  这一事件对我而言,是一次反省的机会。它促使我思考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才能当好一名研究生导师。以往,我主要的注意力几乎集中在科学研究上,以为这是为师者的根本,却忽视了对学生给予应有的尊重,也不善于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更没有意识到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这次事件对我震撼极大,促使我开始反省以往的行为,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当好研究生的导师,仅仅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爱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艺术,提高自己管理学生的人性化水平。我衷心地感谢学生通过这一事件给予我的帮助,也感谢学校和学院领导对我的帮助和疏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吸取这一次沉重教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践行学校关于善待学生的办学理念。我衷心地祝愿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业与事业中更加健康成长。

Tuesday, January 8, 2008

作为艾云灿教授曾经的学生,我想说几句[zz]

发信人: DaShagen (Unbearable lightness ), 信区: Biology
标 题: 作为艾云灿教授曾经的学生,我想说几句[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8 14:23:56 2008), 转信
发信人: liangges (西隴·凉哥), 信区: LS
标 题: [转载] 作为艾云灿教授曾经的学生,我想说几句
发信站: 逸仙时空 Yat-sen Channel (Wed Jan 9 00:06:18 2008),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y 讨论区 】

【 原文由 hikarugo 所发表 】

沉默了很久,看到有同学强烈呼吁“对艾云灿进行必要处罚”。作为曾经AI老师的研究生,我想我现在有必要出来为AI老师说几句话!

AI脾气暴躁,对待学生的某些言行举止的确比较粗暴,但是那个伤心博士却严重夸大了AI的暴行,避轻就重,只谈学生受到的伤害,却闭口不谈事情的原委。就我看来,AI的许多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他的处理方式不恰当以致酿成了不该发生的悲剧。

我想,作为生科院的研究生,应该明白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实验楼关门是多么平常吧?而且有人会在那个时间吓得不敢回宿舍吗?

如果不是身体欠佳又正好站在空调的风口上,有谁会弱不经风到因为站着听老板说话就晕倒的?AI以为是低血糖引起的眩晕。这个伤心的博士知不知道,AI后来在实验室里放置了巧克力和一些常用药品。他对学生还是有关心的,并不是大家现在认为的那样,是个无恶不赦的教育界罪人!

客观地说,AI的实验室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他的确应当付很大的责任。但是正如他在道歉信中提到的“思考事件的来龙去脉,其中夹杂着许多一时难以把握的复杂因素”。其实学生也有许多做错的地方,否则怎么会演变到互相仇恨的地步呢?任何事情的发展总不会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吧。

在实验室的几年中,看到了很多,感触很深,也见到了不少来去匆匆的过客。但是,所有的事件中,我认为唯独PZQ和ZXQ这两个人,是AI真正需要深深地道歉的,因为他们为实验室付出了太多太多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P师兄整整7年对老板的忠心,看不到希望后的借酒浇愁,被责骂也能强忍笑容面对老板的模样,这些我都忘不了。Z师姐任劳任怨地精心打理实验室事务,却一直被AI误解,那伤心的眼泪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我相信,AI对学生严厉的初衷,应该是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出发点是没错的。对他的形容可以这么讲:对科学严谨到了无情的地步。记得他以前说过:“我决不会放次品出去。”这段时间看到了很多网友的回复,似乎不少人都认为一个导师是好老板,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发钱,经常请吃饭,要和颜悦色,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正常毕业。为什么现在的硕士甚至博士越来越不值钱,大家可以仔细想想原因。伤心博士说,我们实验室的学生常常躲到公共实验室假装忙碌,AI一不在就像过年一样。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实验室的学生,真的很忙很累,不管老板在或不在都一样!最终能从这个实验室走出来的,都是很优秀的学生!研一之前,当很多人还在家里过暑假的时候,我们就要提前一个多月来实验室报到;第一学期当一些人还忙于课程的时候,我们就早已开始了自己的课题,白天上课,中午晚上忙实验;当很多人开始花大精力找工作的时候, 我们也只是埋头苦干着。伤心博士的那些话,把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的抹杀了。至于为什么我们实验室论文数量那么少,这也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AI老板没实力,更不是学生的能力差。难道大家认为中大的博导是那么容易就能当上的吗?如果你可能认为AI是通过走后门才当上博导并每次都能通过教授的评审,那你就太不了解他的人格。

再次强调,AI不是现在大家想象中的那种卑鄙之徒,他错就错在太自负,难以和学生有效沟通。我承认我们对他都是害怕的,随时都可能被他拍桌子(但绝不是拳打脚踢!)和严厉责骂。也许有很多不幸遭遇的XDJM们真的很恨他,但是我一直认为他本性是个好人。这也许和我相对比较顺利也有关吧。实验做得顺利,就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凭良心说话,他对我是有师恩的,而且能够顺利按时毕业的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我想其他几位对他肯定也有感激之情。

这次的风波已经足以对AI老师今后的学术之路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就算他过去有再多的不对,这次教训也已经够惨重了,而且他也道歉了不是?AI还有妻子和幼子,这对他们的伤害也够大了。各位校友们不必再赶尽杀绝了吧!人心都是向善的。

以下是我和另一位同学战战兢兢地向AI提出毕业之后,他给我们的回信。我大着胆子贴出来,希望校友们能从信中的文字重新思考AI的为人,是不是真的如你现在所想。

两位:

谢谢你们的长信。也谢谢你们的真诚。我尊重你们的考虑。也会尽力支持你们的。

在过去多年的日子里,我最怕的事情,就是突然收到一封学生的电子邮件“宣布”一件事情。因为,一方面,我缺乏心理准备,情绪上接受不了;另一方面,我很担心连贯的课题工作突然中断后,难以安排下手。

现在,我已经很坦然了。

前一段,我跟××深谈希望她完成好硕博连读时,感到她因为家庭的突发变故对她深深的影响,而她没有及时跟我沟通,一个人独自承担着家庭、学业多方面的压力,还想着继续学业想努力做好许多事情,终于因身心疲惫而决定放弃了。我感到很惋惜,只能同意支持她按硕士毕业。这些学业以外的事情及深度影响,是每个人都不能预料的。

你们也一样。

我也一样。

我跟××讲了自己的故事,也愿意给你们讲。今年春节前后,我谢绝一切应酬,整理思绪,清理心情。当我站在白云山上,突然间豁然开朗自己的处境,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投入、没有贡献,而是因为自己太优秀、太真诚、太豁达的时候,我明白了一切。正如你们所看到的那样,我如此敬业,如此能干,也如此超脱,也只能还是遭受如此的不公平。于是,当你们越是了解到我的敬业、能干、超脱程度,你们越是会对我所处的景况感到失望,你们越是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一个优秀的导师,因为遭受社会的不公平,而成为了学生们面前的一面失败的“破镜子”。我知道,这对于处于青年成长时期的学生们的精神摧残影响力,是巨大的、残酷的、现实的。

现在想来,我在过去的10多年里,竭尽全力为中山大学卖命,争取到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基础平台条件建设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一个专业研究实验室、给中山大学建设成1门教育部名牌课程。还新开设多门学科性的骨干专业课程。可以说,中山大学的微生物学学科发展,充满了我个人的卓越贡献!我的个人名字,在中国学术界(本学科和相关跨学科)都是金子招牌。但是,在中山大学,我不被称为人才。所以,我至今也只能够蜗居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陪伴着近20名学生从事科学研究。

我常常告戒你们:我被不公平推动着,带着不服输的内力,努力想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到不近人情。可能是因为我想赶在45岁之前,能够争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这个变态的环境中,由于僧多粥少,总是会以各种各样的特殊称呼来实施不公平的资源配置的。当我在白云山尖突然想到自己转眼就到45岁了,而终于不能够实现这种无聊的追赶游戏了,顿时觉得很轻松了。我也不想再追赶什么了。也看穿了一切。我当时就发誓:立即放松学生!

我自己解放了。学生们也就解放了。

师生一场,本是缘。我可以在安享剩下的15年就退休了。可是,学生们还没有资本能够做到像我这样顶天立地的生活。所以,你们还需要继续奋斗多年。

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曾经对你们寄予厚望,不完全是为了课题。你们的家长们也和我一样,为你们的前程操心。我希望把你们训练培养得更强壮些,我才有机会“超度”你们到更优秀的环境中去;家长们则很平实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顺利。社会中的阴暗面,已经足以让他们觉得力不从心。

我也明白了:在现实的不公平面前,我自己连自己都“超度”不了,又如何能够“超度”学生呢?

这样,我要求自己重新定义师生关系:在有限时间内,学生们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

我的话,说完了。希望你们能够听得明白。人生是一个过程,一切终归是虚无。老师是坚强的,辉煌之后,归于平淡,是人生正常轨迹;你们还风华正茂,希望你们能够迎难而上,享受人生的艰辛与快乐!

衷心感谢你们对实验室的贡献。

祝各位“心想事成”。

云灿

就中山大学艾云灿教授虐待研究生事件请各位海外学者发表评论

发信人: shanshan112 (shanshan),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就中山大学艾云灿教授虐待研究生事件请各位海外学者发表评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7 18:51:24 2008)

1).中山大学艾云灿教授虐待研究生事件是山西黑窑事件在教育界的翻版,严重地践踏了人权;
2).虐待研究生在国内的研究生培养中不是个别现象. 但艾云灿教授涉及面广, 对学生伤害程度大, 因此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公平合理地处理好该事件, 对该类教授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同时也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树立一个榜样.
3). 虐待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永久的阴影, 扭曲学生的心灵. 虐待也可能象病毒一样遗传给下一代, 即被虐待的学生, 当他们成为教授时, 在扭曲的心灵支配下, 很可能会去虐待他们自己的学生.今天的研究生是未来中国科研界的栋梁. 公平合理地处理该事件对净化现在和未来的中国科研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月五日我从未名空间中文网站上,如实地收集了所有海外学者对该事件发表的评论,以<<来自海外的评论>>为题,发给这个曾以来过美国为自豪的当事人艾云灿教授,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级领导. 希望他们在百忙之中能了解到海外学者对该事件的态度和期望。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些海外学者正在翘首等待中山大学对该事件的处理.

今天, 收到生命科学学院一付院长的回复. 他说:"感谢您及海外学人对此事的关注和对生命科学学院的关心。学校目前对初步调查结果向社会作了通报,进一步的调查与处理也在快速进行中,我虽未参与其中并不了解详情,但相信会有一个圆满的解决办法。再次感谢。"

遗憾的是,这只是该付院长个人的回复, 我们还不能太乐观, 更不能等待.
希望 海外学者们联合起来, 向中大领导和国家教委施加压力, 将艾云灿踢出校园!

大家需要做的是在该贴后积极发表评论, 阐述你自己的观点, 表明你的态度,提出你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我将会随时收集你们的跟贴评论, 添加到<<来自海外的评论>>中,定期发送给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级领导及国家教委, 直到该事件被圆满解决为止. 谢谢各位!
--

中山大学关于艾云灿事件调查通报

发信人: stupku (news), 信区: Biology
标 题: 中山大学关于艾云灿事件调查通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4 07:00:13 2008)

校方这次的效率奇高无比啊

关于网友“伤心博士”所发《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一帖调查情况的通报
----------------------------------------------------------------------------
--------------------------------------------------------

  自网友“伤心博士”发表《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一帖后,中山大学高度重视,组成调查小组迅速对事件展开调查。

  经与艾云灿教授以及艾教授指导的在读研究生、进修人员和部分转出的研究生个别谈话后,调查小组了解到,《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一帖中所描述的情况有一定根据,但也有部分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如文中提及一位同学“要求以硕士毕业不被同意。自己要求退学”,事实是该同学因其家人要求继承产业而主动提出退学。艾教授考虑到他已有多年的科研积累,现在放弃比较可惜,因此建议其以硕士学位毕业。又如,“学生父亲下跪”一事,与事实不符。等等。)
  事情发生后,调查小组从艾教授实验室的学生中了解到,艾云灿教授有较高的学术追求,对所有实验室成员包括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每天都亲自动手做实验到很晚。因为承担多个国家重大课题,艾教授科研压力非常大,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学方式过于简单,导致跟部分同学关系紧张,对个别同学采取了粗暴的对待方式。艾云灿教授本人也承认,自己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是非常错误的,他已向学生道歉,并表示愿意再次为此道歉。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引以为鉴,在严格治学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善待学生;更加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希望大家共同为大学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的治学环境。目前,已发现有人冒用艾云灿教授及其学生的名义在网上发帖。如以ID“艾云灿”为名所发《致伤心博士》一帖,经向艾教授求证,此帖非他本人所发。特提醒各位网友注意。

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

发信人: Nanomedicine (Nanomedicine), 信区: Biology
标 题: 不得不转载了...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教授(超强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 11:11:12 2008)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流泪。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面孔走进艾云灿老师实验室,不久又不惜任何代价离开或准备离开。身为其中一员,我看到的不幸实在太多。我最终决定把真相说出来,希望有良知的人们给以评断,同时也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提个醒:我不反对你报考,只希望你三思而后行。
  
   我将要说的都是真的。就象你将要看到的,我用的都是真实的名字,可以查证。
  
   艾云灿老师很会忽悠。在你进来之前,他把来实验室的前景描述的天花乱坠;等一切手续办完无法悔改时,艾老师才开始他的一贯作风:先摧毁你的自信心再摧毁你的意志。直到你跟他在一起紧张的浑身哆嗦(如潘子强),就达到了他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这才是对他真正的尊重。这是他给我们训话时说的,他沾沾自喜模仿潘子强哆嗦的样子我永远忘不掉。
  
   与你有关的一切都是他攻击的目标,包括你的人品、人格、以前的师长及父母。只要能打垮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你的父母可能随时被拎出来踩上两脚(详见后文)。农村出身的学生更惨,因为艾老师极端鄙视农村出身的学生。每次他训话都要2-3小时,有的女生(段丹华,荆丽丽)被训导到晚上实验楼关门也不许离开以至于其不敢回寝室。有的女生(段丹华)顶不住晕倒,艾老师立刻确认该女生是低血糖,并找人证明他没有攻击她。
  
   除此之外就是打人。只要艾老师生气,随时都可能飞脚踹人(李猛刚,王鹏。要命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脚会在什么时候飞起。“说我打人!我就是打了,怎么的?我这是为提高学生质量!”艾老师微笑着说。他的微笑比他的愤怒更让人恐惧。
  
   这还是在你很听话情况下。如果你确实惹艾老师生气,那后果就更严重:艾老师不时找你麻烦,小鞋你可能一直穿下去,而且绝没有机会脱下来。所以只要艾老师来了,实验室立刻非常安静,没一个人敢说话,没一个人敢做实验,也没一个人敢不做实验,能躲避的就躲避出去——去公共实验室假装离心,假装做PCR,去本科生大实验室看文献等等。如果你去中山大学生科院的公共实验室你可以经常看见他们,看上去好像很忙(有时候是真的)。只要艾老师不在,感觉就像过年。
  
   艾云灿老师对待学生这么凶,是不是他的学术水平很高啊?我不敢妄下断言,您可以到NCBI和中国期刊网输入:艾云灿,Ai yuncan或Ai Y.C.搜搜看,近5年没有像样的文章,SCI更别提。发不了文章就美其名曰保密,否则“我一年可以发50篇SCI!”
  
   艾老师对待学生这么恶劣,学院领导就不管吗?实际上学院领导可以说伤透了脑筋。院党委书记黄治河老师,主管学生工作的何建国副院长曾多次找艾老师谈话。黄治河书记还亲自到实验室调解学生问题。但要走的学生太多,时间一长艾老师不愿意了,认为学院是通过行政手段“压”他,跟学院闹的不可开交。实际上如果不是学院出面,很多学生是走不了的:艾老师报复学生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放下教授的身份捏造事实污蔑学生,恨不得将每一个背叛他的学生置之死地。所有想走的学生都无一例外被扣上各种帽子,无一例外被逼着退学,绝不允许转导师。艾云灿教授对待学生不是“屠杀”,是“屠宰”啊。这里是精神屠宰场啊。
  
  ======================================
  
   让事实说话吧。下面是近几年艾云灿老师实验室学生的经历和命运:
  
   2004,黄礼潮,博士,现在何建国副院长实验室;结局:延期;
  
   2005,汪凯,硕士。利用课余时间考上公务员,艾老师不放,最后逼着汪凯的父亲给他下跪才放人。结局:算是成功逃脱;
  
   2006,张斌,硕士。结局:退学。
  
   2006,李猛刚,硕博连读,转到陆勇军副教授实验室,结局:以硕士身份毕业;
  
   2006,欧艳华,硕博连读,认为其缺乏家教,不允许毕业。不顾其父亲生病的事实,要求其父母来广州道歉,其父打电话道歉不理。后来在学院干涉下总算毕业,错过了答辩时间。结局:以硕士身份答辩,毕业证尚未拿到。
  
   2006,钟晓琴,硕博连读,博士读了1年。结局:以硕士身份毕业。
  
   2006,徐民俊,博士后,艾老师要求其退学。转到周世宁教授实验室,结局:延期;
  
   2007,搞实验室内部实验操作培训,潘子强授课,每个学生上交100块钱做培训费;
  
   2007,陈田,访问学者,到实验室一个星期即与艾老师发生分歧。现在被当作透明人。结局:挣扎。
  
   2007,王鹏,硕士。在大学城联系到新导师,新导师要求试用2个星期。艾老师要求其退学。现住中大本部,在大学城做实验,每天来回奔波。结局:挣扎中。
  
   2007,顾琼,博士后。联系好导师,艾老师强烈要求其退学并威胁其新导师。结局:挣扎中。
  
   2007,潘子强,博士,要求毕业答辩不被同意。潘子强奋争,被艾老师没收实验楼门卡和实验室钥匙,第二天艾老师又因实验不得不打电话召回潘子强(因为已经没有人员可供分配,课题没有人做,艾老师只好自己动手)。门卡和钥匙发回,允许答辩。结局:无文章,无学位。
  
   2007,赵磊,博士。要求以硕士毕业不被同意。自己要求退学。结局:挣扎中。
  
   2008,谁是下一个?
  
  ====================================
  
   我有艾云灿老师骂人的录音,是用MP3录的。录音文件比较大,约30M,我不知道如何才可以使它缩小,所以没办法传上来。其实实验室几乎每个人都有,录音的机会太多了。只是没有人敢说。
  
   很抱歉我不能公布我的名字。艾老师整人的手段让我发自内心地害怕。只是我的良心促使我不得不说出来,因为我不想看到更多的人受害了。如果需要,我可以对质。
  
   我不想控诉艾云灿老师,要说的事情实在太多。
  
   我只想告诉后面的学弟学妹们事实真相,你们自己去调查,去判断。
  
   我只想感谢那些接受了这些逃难学生的老师,谢谢您!你们拯救了他们的命运!请相信这些学生,他们真的很努力!
  
   我真诚地希望艾云灿教授能对学生好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好好努力顺利毕业的。谁不想做好啊?
  
   我真诚地希望社会上有良知,有能力的人看到这些文字,帮帮这些可怜的学生,他们很大的精力耗在逃避和讨好艾老师,他们的身心都是被控制的。求求你们!!
  
   艾老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